精细引导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,也是建设“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”中不可或缺的一环
近年来,以电驴(电动自行车)为代表的非机动车,在大城市井喷式增长。北上广深电驴保有量均超过500万辆,其中上海最多,超过1000万辆。随之而来的停车问题,成为不少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心病。因不少驾驶者“路障式”停车,增加了公共空间的安全隐患。甚至不少小区保安公开抱怨,日常工作中最累的事就是“抬电驴”。
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“禁”,从禁行到禁停,甚至禁售。然而,电驴数量的大量增长,本身就是民生需求的直接反映。而相比开车堵、地铁挤、自行车考验体力,电驴有着鲜明的优势。
此外,电驴的使用者大多是基层务工者,电驴对他们来说就是民生刚需。相比拥有多个座位、但常常只有一两人乘坐的汽车来说,电动自行车的运载效率其实更高。
事实上,当人们抱怨电驴的缺点时,也常常忽略了全国主要大城市庞大的汽车保有量。2023年底,上海汽车保有量就超过500万辆。一辆汽车的占地面积大概是电动自行车的好几倍,如果单纯从对城市空间的占用看,汽车对公共空间的挤压,要远超小巧灵活的电动自行车。
因此,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,对电驴都是禁不如疏。精细引导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,也是建设“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”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不少大城市尤其是老城区,在规划建造时甚至都没有非机动车道,这也常常导致一些非机动车不得不向机动车道或人行道“借道”。而城市规划具有滞后性,且由于成本巨大,往往不具有推倒重来的可能性,只能在现有空间基础上做更加合理的空间分配。
去年修订实施的《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》就明确,车站、医院、商场、学校、展览馆、影剧院、体育场馆、公园等公共建筑、公共场所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,配套规划、建设非机动车公共停车设施。新建住宅小区,应当规划和配套建设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和集中充电设施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,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增建、改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和集中充电设施。
超大、特大城市的任何“边角料”,都可以是宝贵的空间资源。前不久,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通过“挖潜+靓化”的方式,对市管8条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划线,新增非机动车停放位超万个。
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提出“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”。对电驴的管理,也可以更加智能化。比如前不久,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采用“挪车小程序”管理违规停放车辆,让停放更加有序。
在偌大的城市里,办法总比困难多,路边、桥下也总可以腾出一些空间来。正如大城市里有金领、白领,也有蓝领、外卖员、保洁员等各类城市建设者和维护者。汽车时代,也该有电动自行车的一席之地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突发!老柬边境爆发激烈交火!泰柬交火第三天,泰国向中美俄等26国发函!泰国承认使用了集束弹,并称“可能开战”,此前佩通坦含泪发声
英伟达 N1x 处理器跑分曝光,图形性能与笔记本版 RTX 2050 相当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小米 REDMI 15 手机渲染图曝光:高通骁龙 6s Gen 3 芯片
iPhone情何以堪!中国手机平均电池容量5418mAh:明年国产机迈入10000mAh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