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二三推,一二三拉。”G530国道,几名工人合力将倒伏的行道树扶正;碧阳大道,环卫工人手持扫帚,清理被风吹落的枯枝落叶;方家岭隧道边,工作人员用专业工具对倒伏的树木进行切割、搬运,将阻碍交通的广告牌和杂物逐一清理……
近日,强对流天气席卷而来,给黟县的道路通行带来了严峻挑战,暴雨裹挟疾风导致县域内多处行道树倒伏、交通标牌损毁。黟县公路分中心迅速行动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,全力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,守护着市民的出行平安。
在强对流天气来临前,黟县公路分中心密切关注气象动态,提前获取天气预警信息。通过科学分析,精准预判天气变化对公路的影响,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好充分准备。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,各类抢险设备如挖掘机、电锯等一应俱全,充足的警示标志、照明设备等物资随时待命,为应急抢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风雨交加中,黟县公路分中心的工作人员逆风而行,对辖区内的国省干线、桥梁、涵洞等重点路段和关键部位进行全方位、“拉网式”排查并协助养护人员清运断枝12车,清洗被淤泥覆盖的标线公里。对辖区渔亭镇至县城段、碧阳镇至宏村段等涉旅路段公路沿线进行深度保洁,确保自驾游客通行安全。
此外,加强部门联动,实现信息共享,形成工作合力。与交警部门密切配合,共同做好交通疏导工作,调集1台装载机与5名抢险队员开展作业,通过“机械推离+人工修枝”组合战术,40分钟恢复双向通行。与气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,实时获取最新气象信息,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。直接联系供电部门处置3处缠绕电线的断枝隐患,实现路电协同排险。
据了解,此次应急抢险累计投入抢险人员68人次,各类机械车辆12台班,处置倒伏树木47株,清理路面障碍物23处。分中心将持续加强桥梁隧道等重点部位监测,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,以“机械不熄火、人员不离岗”的战备状态应对后续恶劣天气,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。(白马涛胡晓洁)
【主动拥抱新风口 文化产业看园区】“紫云山”发展千亿文创产业的“底层逻辑”
这里是安徽的朋友圈|全国人大代表,六安市副市长孙学龙:用奋斗擦亮老区“红绿交融”底色!
【主动拥抱新风口 文化产业看园区】“紫云山”发展千亿文创产业的“底层逻辑”
这里是安徽的朋友圈|全国人大代表,六安市副市长孙学龙:用奋斗擦亮老区“红绿交融”底色!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皖B2-20080023